科技新浙商人物简介
徐云明
董事长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徐云明:玻璃非球面制造国内第一人”
这是一组让人兴奋的数字。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特光学)的客户结构中,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销售占比约为30%,而在2016年,该比例达到50%以上,到2019年末,这一数字预计将变为80%。 相应的,2016年蓝特光学的销售额异军突起,销售总额突破1.6亿元,净利润比2015年增长了7倍多。随着非球面透镜项目与高精度光学晶元片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未来五年内预计年销售额可突破10亿元。 这组数字背后是另一个数字在支撑:公司连续数年把20%的销售额投入研发当中。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云明已经在光学行业耕耘20余年,享有“国内玻璃非球面制造领域第一人”美誉。 “企业要创新,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徐云明说。2012年,为了开发国内唯一的玻璃非球面模造技术和应用于新型半导体领域的超精密玻璃晶元制造技术,蓝特光学投资了8000万元,这几乎是企业的全部利润。由于研发投入过大,2014年企业陷入困境,一度面临资金链危机。 挺过了“黎明前的黑暗”的蓝特光学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曙光。当年,蓝特光学自主研发的非球面产品折射率、透光性、面精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水平,高德红外、佳能等国际知名企业陆续前来公司考察并进行定向产品开发。 事实上,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蓝特光学还大力推进企业的机制创新。“蓝特光学要在机制上也实现创新,提倡成果共享,树立分享意识,为员工创造机会,提高全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徐云明说。 2011年,徐云明拿出自己的股份作为股份激励,对企业优秀人才给予奖励,激励员工成长。2015年,蓝特光学推出“项目合伙人制度”,把企业平台向优秀员工开放,请优秀员工与企业一起创业。 有了技术上的沉淀和突破,有了机制上的创新,蓝特光学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2016年,蓝特光学“年产1125万件精密模压非球面玻璃光学元件建设”项目中标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项目。2017年,蓝特光学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计划投入5000万元,建立蓝特高精密光学元件检测中心,实现企业高精密光学元件的一站式自主检测。 此外,蓝特光学还在日本东京设立了设计中心,招募日本专业人士加盟企业,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同时积极参与参股并购欧洲著名的方案设计公司以获得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信息。 徐云明表示,蓝特光学要力争用几年时间,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生态链,产品全面接轨国际最前沿,始终保持行业领先。
主办单位: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浙江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10026396号-5 建议使用IE8以上版本,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